青岛海洋科学资料共享服务中心网站

浮云归岫,踏浪而归|“嘉庚”号圆满完成KK2202航次
发布日期:2022/07/23 阅读次数:12234
字号

(转载自嘉庚号官网https://ships.xmu.edu.cn/info/1052/2217.htm)

北京时间7月15日 1时15分,虽已是凌晨时分,但在太平洋上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西北太平洋生物泵固碳的过程与机理及其演变规律重大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306)”的“嘉庚”号却即将在熹微晨光和五彩的朝霞里,迎来本航次最后一次探测作业——深海沉积物重力柱的回收。而在本航次中,同样的作业共进行了8次。

A5324

深海沉积物重力柱状取样作业。图/姜若桐

“嘉庚”号在本航次中除了通过深海沉积物重力柱状取样获取沉积物样品外,还进行了6次沉积物箱式采样。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航次里还进行了19次痕量元素洁净采水作业,共获取海水样品5472升。

沉积物采集。图/姜若桐

在一个航次中既进行痕量元素洁净采水作业,又进行沉积物取样作业,这不仅是“嘉庚”号的首次,也是国内科考船中的“首秀”,更从另一个方面展现了“嘉庚”号团队在航前规划部署、航时作业保障等方面的能力和优势!

4C0E8

痕量元素洁净采水作业。图/姜若桐

“嘉庚”号自6月9日出航至今,已过去近50天。如果把这段海上时光比作一部交响乐章,那紧凑、繁忙但高效的科考作业便是其中昂扬奋进的主旋律;而在科考作业之外的那些数不清的“第一次”,则成为了乐章中或轻松愉悦、或此生难忘、或壮怀激烈的变奏,让远洋科考也洋溢着人文的关怀和情感的温度。

“嘉庚”号不仅第一次成为期末考试的考场,而且首次在同一个航次中,既举行博士开题报告,又举行硕士毕业论文答辩 !

“海上厦大”名副其实也!

6月10日,张萍萍同学在“嘉庚”号上完成了《高级海洋地质学》课程的期末考试,免去了她航次结束之后再回校参加考试的后顾之忧。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探测部叶成淼工程师为其调试录像设备并记录考试过程,南京大学陈天宇教授为其监考。

33941

张萍萍同学期末考试中。图/姜若桐

6月12日,蔡毅华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李佳旭在“嘉庚”号上举行了题为《北太平洋颗粒动力学及经向翻转流的铀系核素示踪》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航次首席科学家、厦门大学曹知勉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

31CCF

博士研究生李佳旭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场。图/姜若桐

7月16日,郭香会副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杨毅在“嘉庚”号上举行了题为《西北太平洋碳酸盐系统及海表pCO2时空变化初探》的硕士论文答辩,随船的厦门大学蔡毅华教授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32263

硕士研究生杨毅硕士论文答辩现场。图/姜若桐

本航次有不少科考队员是第一次出海,这些“萌新”们在海上第一次目睹了鱿鱼被探照灯诱集后在表层追逐飞鱼,也看到了很多鱼类学ppt上才能看到的海洋生物,鱿鱼、飞鱼、鲭鱼、鲯鳅、海龟、鲸鱼等,令他们大开眼界,惊呼神奇。

……

此时此刻,“嘉庚”号正在返航的途中,不日将抵达厦门。在此,也借用本航次科考队员倪司麟同学所赋的一首词,期待“嘉庚”号及本航次所有的随船人员归途如虹!

分层亘古,输出几何?惹学子奔云踏浪,高纬寻碳汇。

藻盛鱼跃,鸟瞰鲸飞,醉游人物我两忘,西太追氮踪。

抛却尘劳游碧海,清风明月点星来,

沉浮不知身是客,高歌一曲入云天!

177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