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R6kJ2xDsQaxdgOaEFL8n7w)
为推动我国海洋科考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以下简称共享航次计划)项目的实施成效,2024年9月1-6日,共享航次计划指导专家组办公室举办首届“首席科学家培训”航次。培训航次依托共享航次计划战略研究项目“共享航次计划青年首席科学家培养战略研究”,由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执行。本培训航次邀请具有丰富首席科学家经验的天津大学魏皓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鑫研究员和厦门大学曹知勉教授担任导师,由项目跟踪专家组招募遴选了20位来自17所涉海高校和研究所的青年科学家作为学员参加本航次。
9月1-2日,项目在厦门大学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及“嘉庚”号上完成航前培训研讨会及备航,向学员介绍共享航次项目的申请和执行流程、数据和样品汇交和共享要求,台湾海峡海洋研究背景和进展,以及船载设备操作和海上安全讲座。







航前培训研讨会
期间还邀请了曹知勉教授、施文卿教授、曾芝瑞副教授、罗敏教授参与了面向中小学生和公众开展的“科考启航,强国之梦——海洋大讲堂”科普直播活动。




科普直播
9月3日举行航次启航仪式,由厦门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李荔敏主持,共享航次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刘保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讲席教授戴民汉,厦门大学校长助理陈光,科技处副处长柳欣,海洋与地球学院书记刘艳杰,基金委地球科学部海洋处领导等出席仪式并予以指导。




启航仪式






航次实施
本培训航次选择台湾海峡-南海北部海域进行科考调查和培训。航前在三位导师指导下,全体学员针对由热带气旋快速发展形成超强台风“摩羯”对考察计划的影响,进行评估和方案调整。航次期间,学员们根据培训方案轮替担任执行首席。尽管遭遇台风“摩羯”的影响,依然坚持完成3个站位10次作业,包括CTD剖面作业、单层浮游生物拖网、海底地质箱式采样和柱状采样,并在九龙甲烷礁附近完成岩石拖网。航行期间为应对突发天气状况的影响,在导师们的指导下多次进行航次方案应急调整,导师组还在每日例会上分享各自的首席经验,强调作为航次首席需要的责任感和决断力。参航人员也互相分享了各自的科考经验,此外厦门大学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王海黎主任进行海上科考外交申报经验分享,王丽芳工程师和杨位迪高级工程师也分别进行营养盐国际比对实验和水下摄影的经验分享。



经验分享
9月6日上午,航次召开总结大会,跟踪专家、导师和学员们纷纷发表心得体会,均反馈本次培训航次是一次非常专业全面的学习机会,特别是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急调整印象深刻,对作为航次首席应具备的领导、协调和决断能力有深刻的体会。





总结大会
至此,为期6天的“2024年首席科学家培训”航次圆满收官。海洋科学事业需要传承和发展,培养具有全球科技视野、具备交叉科学综合素养、能够肩负使命勇挑重担的海洋科考首席科学家,这是新时代下推动海洋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希望未来有更多青年海洋科学家加入到共享航次首席科学家队伍中!
